2020年11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布,《建議》明確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這為未來五年我國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發展定下了方向。
隨后,31個省、市、自治區陸續公布各自的十四五規劃,這其中,“養老”作為民生熱點,也以極高的頻次出現在這些規劃中。通過對30個省級十四五規劃(新疆的規劃目前未公布)和中央十四五規劃的梳理,本篇幫大家把各地關于養老的規劃重點悉數整理了出來。歡迎閱讀、轉發+收藏!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收集整理的《規劃》,有些是來自地方黨委的《建議》,有些是來自地方人大通過的《綱要》或者《決議》,而后者是對前者的具體落實,因此,《綱要》或《決議》里的關于養老服務的闡述更加詳細一些。
北京
中共北京市委關于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1月29日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五次全體會議通過)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落實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完善街道社區就近養老服務網絡,推進養老服務驛站可持續發展,建立健全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編制養老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培育養老新業態,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鼓勵養老資源在周邊布局,推動異地醫保一體化結算。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推進適老宜居環境建設,營造老年友好型社會氛圍。優化人口結構,促進人口合理有序流動,保持城市活力。完善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提高人口素質。
天津
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2021年1月29日天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強應對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的緊迫感,加快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堅持城鄉統籌,加快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健全完善“互聯網+養老”,打造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
夯實居家養老基礎,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充分發揮居家養老服務支撐作用。推動日間照料中心轉型升級和社會化運營,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照料中心,推進老年人助餐服務全覆蓋。加快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市級公辦養老院改擴建,推動城鄉區域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建設。探索互助型養老模式,培育養老新業態。
促進醫養結合融合發展,到2025年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推動老齡社會信息無障礙建設,在交通、就醫、消費、文體活動等方面提供更多智能化適老產品和服務。
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培育發展老年教育、老年體育、老年旅游等多元服務業態,推動養老事業與養老產業協同發展。
上海
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2021年1月27日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
14.3.2全面推進城鄉社區養老服務。在中心城區和城市化地區大力發展嵌入式養老,以各類養老服務站點為依托,嵌入專業照護、助餐服務、智慧養老、家庭支持、康復輔具等服務融合供給,推廣綜合照護服務模式,更好滿足老人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不斷加密覆蓋城鄉的社區養老綜合服務網絡,到2025年全市街鎮養老綜合體達到500家,實現15分鐘養老服務網絡全覆蓋。鼓勵養老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專業服務延伸到社區和家庭,在中心城區探索發展連續、穩定、專業的家庭照護床位,著力提升養老服務的精準供給和專業化水平。發展農村互助性養老服務,推進郊區養老綜合體組團批量購買專業機構為老服務,提升遠郊鎮村為老服務質量。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提升老年人子女在老年保健、居家護理等方面的意識和技能。關注認知障礙老人的身心健康,在社區加強風險測評和早期干預,提升家庭護理能力,加快建設“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到2025年實現街鎮全覆蓋。
14.3.3持續擴大多層次養老服務供給。強化政府?;矩熑?,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政策機制創新,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到2025年全市養老床位總數達到17.8萬張。優化床位供給結構,圍繞失能失智老人需求,持續增加護理型的床位供給,到2025年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60%。完善?;攫B老機構的建設運營和輪候制度,加快研究制定統籌市域?;敬参徊季趾屠玫囊龑д?。鼓勵各區積極發展適度普惠型、品質型、大眾化的養老機構,加強閑置空間的統籌利用,優化公建民營模式,完善定價機制,促進養老機構可持續發展。探索跨行政區養老新模式,加快推動養老服務資源在全市范圍、長三角區域內有效利用和配置,支持老年人根據個性化需求自主選擇養老機構。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在養老服務體系中發揮主體作用,積極發展民辦養老和護理機構,鼓勵連鎖品牌運營。重點加大對普惠型、護理型民辦養老機構的政策扶持,促進和規范養老社區等市場化服務發展,滿足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形成一批有全國影響力的養老服務品牌。大力加強養老服務管理人才和醫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養老護理員技能培訓和信用管理,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14.3.4深化醫養康養相結合。建立健全覆蓋城鄉、規模適宜、功能合理、綜合連續的服務網絡。加快建設市老年醫學中心,推動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醫院等開設老年醫學科。推動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鄰近或整合設置,鼓勵組建醫養聯合體,實現更加便利的雙向轉介和費用結算。普及安寧療護文化理念,增加安寧療護服務供給,維護老年人生命尊嚴。深化體醫養結合,發展老年人慢性病防治“運動處方”,加強老年人體育服務配送和非醫療健康干預,建設一批“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全面深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完善統一需求評估體系,健全配套政策及管理運行機制,優化長期照護服務項目和標準,著力解決失能失智老人護理難題。
14.3.5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推進老有所為,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揮各類“老專家智庫”作用,支持和鼓勵老年人才參與創新創業、知識傳播、技能傳授、科研咨詢、志愿服務等活動。推進老有所學,支持社會力量開發老年人線上學習產品、興辦老年大學。推進老有所樂,圍繞活力老人品質生活需求,積極發展老年休閑“樂活”體驗消費。大力建設老年宜居頤養環境,營造尊老敬老社會氛圍,加快居家、社區和城市基礎設施適老環境改造,到2025年實現居家適老化改造2.5萬戶。著力提升智能化服務的適老性水平,完善日常生活中傳統服務方式的兜底保障,促進老年人共享便利智能的數字生活。
重慶
中共重慶市委關于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中國共產黨重慶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
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推進基礎設施適老化改造,構建老年人友好型社區,發展智慧養老。開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綜合創新試點。
黑龍江
中共黑龍江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1月26日中國共產黨黑龍江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
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產業協同發展,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吉林
中共吉林省委關于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2020年12月4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體會議通過)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調發展,健全居家社區機構互助養老相協調、醫養康養文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實施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支持社會力量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完善居家養老社會支持機制,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豐富養老服務產品供給,培育養老新業態。
遼寧
中共遼寧省委關于制定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四十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1月27日中國共產黨遼寧省第十 二屆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會議通過)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性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內蒙古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28日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通過)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銀發經濟,培育發展老年教育、老年體育、老年旅游、老年健康等多元服務業態,擴大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
河北
中共河北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八日中國共產黨河北省第九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通過)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實施社區和居家養老工程。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加強醫養康養綜合體建設,推動養老事業和康養產業協同發展。
山東
中共山東省委關于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2日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開發老齡人力資源,擴大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勞動力有效供給。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多渠道增加養老服務供給,發展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需求。大力發展老年教育,辦好老年大學。統一老年人優待政策,實現有效證件全省互認通用,營造尊老敬老養老愛老的社會氛圍。
河南
中共河南省委關于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28日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實施老年人居家和社區適老化改造工程,培育智慧養老等新業態新模式,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安徽
中共安徽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一日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推行基本養老公共服務清單制度,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服務,深入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提高新建城區、新建小區養老服務配套設施比重,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培育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實施智慧養老建設示范工程,打造一批健康養老示范基地,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山西
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 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2020年12月30日中國共產黨山西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通過)
聚焦“醫、養、服、樂”,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完善家庭支持體系,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
陜西
陜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2021年1月29日陜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積極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穩步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和建設,發展普惠性養老和互助型養老,擴大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高齡失能老人長期照護保障體系,加強養老服務綜合監管。
浙江
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2021年1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推動人口結構優化和素質提升。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改善優生優育全程服務,提高出生人口質量。完善生育保險制度,建立以基本醫保為主體、生育補貼等多種形式為補充的多層次家庭生育保障體系。加快建立多樣化、多層次、覆蓋城鄉的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完善育兒休假制度,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推進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大力吸引高素質人才、年輕人流入,提高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性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區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養老服務設施,創新家庭養老支持政策,探索發展養老社區、家庭照護床位等新模式。支持專業性強、醫養結合能力突出的服務機構建設,完善推廣“公建民營”發展模式,鼓勵大型養老服務機構連鎖運營,支持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就近就便的居家養老服務,積極建設多種形式的農村小型養老機構,滿足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建立覆蓋城鄉、綜合連續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培育1000個康養聯合體。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建立完善養老護理員教育培訓、技能認定和信用管理制度。
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持續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和生命質量,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動老年產品提質擴容和研發攻關,加快發展以智慧養老、健康養老為主要業態的養老服務業。有效開發利用老年人力資源,落實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著力解決失能失智老人護理難題,建立健全長期照護保障體系。精準開展老年健康管理服務,加強安寧療護服務供給,維護老年人生命尊嚴。加快居家、社區和城鄉基礎設施適老化改造,營造良好的老年宜居頤養環境。
江蘇
中共江蘇省委關于制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23日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
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握人口深度老齡化的基本省情,實施積極的人口政策,促進人口結構優化改善、長期均衡發展。積極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法規政策體系,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和長期照護保障體系,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發展銀發經濟,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實施“逝有所安”工程,積極推進公益性殯葬服務設施建設。
福建
中共福建省委關于制定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21日中國共產黨福建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通過)
增加普惠型養老服務供給,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江西
江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2021年1月30日江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加快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夯實公辦養老院的兜底功能,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完善公建民營管理機制,支持具有教育培訓或療養休養功能的機構轉型發展養老服務,加強對護理型、連鎖型民辦養老機構的政策扶持。推進公共基礎設施適老化改造,支持和規范專業化機構服務向社區延伸,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探索社區“物業+養老服務”模式。深入推進醫養結合,擴大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供給。推廣“黨建+農村養老服務”模式,健全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入住綜合評估和輪候制度,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強化老年人權益保障,提升老年人社會優待水平。
湖北
中共湖北省委關于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2日中國共產黨湖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
培育養老新業態,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湖南
中共湖南省委關于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2日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加強老年輔助技術研發和應用。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
廣東
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制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14日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培育發展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老年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體系,加強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支持廣州深化國家醫療養老結合試點。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加快發展銀發經濟,發展智慧智能養老產品和服務。
海南
中共海南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4日中國共產黨海南省第七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
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貴州
中共貴州省委關于制定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9日中國共產黨貴州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
貫徹落實好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建成城市社區居家基本養老服務網絡,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云南
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2021年1月29日云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查通過)
構建優質養老服務體系
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夯實公辦養老院的兜底功能,突出護理能力建設,加強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支持。提高新建城區、新建小區養老服務配套設施比重。多渠道增加養老服務供給,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型養老,夯實居家養老基礎,加快推進老年食堂有效覆蓋。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支持培訓療養機構轉型發展為養老機構,培育養老新業態,健全完善“互聯網+養老”,推動形成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健全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村養老服務網絡。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機制。
四川
中共四川省委關于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4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加快托育事業發展,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調發展,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建立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推動公共場所、互聯網應用等適老化改造,建設老年友好型生活環境。
廣西
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日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擴大)會議通過)
推進廣西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完善上門醫療服務政策,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加快老年大學建設。用好生態優勢和長壽名片,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培育養老新業態,打造全國養老服務產業基地,打響“壯美廣西·養生福地”品牌。
甘肅
中共甘肅省委關于制定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通過)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和素質提升。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性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青海
關于青海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2021年2月4日青海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第三節 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鼓勵社會資本運營社區日間照料、老年活動中心等養老服務機構,鼓勵個人利用居民住宅興辦小型社區養老機構。加快農村幸福院、鄉鎮養老服務中心、老年活動站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建設,實施適老化改造工程。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推進醫養結合,完善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的協作機制。開發老齡人力資源,加快發展老年功能代償產品市場,發展銀發經濟,鼓勵家庭、個人建立養老財富儲備。開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加強老年心理健康和心理關懷服務。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到2025年,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60%。
專欄20:人口老齡化應對工程
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改造提升二級以上醫院老年健康服務設施,提升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醫療康復功能,發展老年康復護理特色科室,推進醫養結合示范項目建設。
社區養老綜合體建設工程:構建社區養老管理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一批區域性老年養護院,建設改造一批縣城和市轄區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街道綜合型養老服務機構和農村互助幸福院。
老年大學及老年活動中心建設工程:新建省級老年大學,改擴建一批縣級老年活動中心。
臨終關懷工程:推動臨終關懷醫養療護中心、臨終關懷醫養療護??平ㄔO。嬰幼兒照護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建設一批0—3歲嬰幼兒托育機構,建成示范照護中心。支持社區按照適齡人口設置嬰幼兒照護服務場所及親子活動設施。支持幼兒園與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結對共建“托育聯合體”。鼓勵社會機構開辦幼兒照護中心。
西藏
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27日中國共產黨西藏自治區第九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
完善社會救助相關政策,科學調整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逐步提高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的集中供養率。健全基本養老服務制度,統籌建立兒童福利和兒童保護體系,建成一批集養老、兒童福利服務為一體的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
總結
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差異性、養老產業面臨的不同挑戰和機遇,各地十四五規劃建議稿在養老產業領域也呈現出諸多亮點。涉及養老產業的主要內容包括: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加快發展健康、養老等服務業,加快補齊補強農村養老等公共服務短板,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實施老年人居家和社區適老化改造工程,培育智慧養老等新業態新模式,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